公元1294年春,正月二十二日,一代雄主元世祖孛儿只斤·忽必烈,这位铁木真的亲孙子,托雷第四子,元宪宗蒙哥弟 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,实际元朝的开国皇帝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但还没有颁发继位诏旨,忽必烈就驾崩了。忽必烈四十五岁登基,在位三十五年。时年79岁。苍鹰,终于消融于蓝天之中。而在场的三名重臣分别是:平章政事不忽木、御史大夫月鲁那颜,以及太傅伯颜。何人登基成为最大的政治问题,还有就是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在九年前就已经去世,按照儒家礼法应该是由真金儿子继位,真金有三子,分别是甘麻剌、答剌麻八剌以及铁穆耳。但答剌麻八剌也已经病死。因此太子之位只能从甘麻剌和铁穆耳之中选择。应该说,如太子真金不死,元 朝完全可以像清朝一样汉化,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真金汉化已经已经是十分明显,可惜最终早逝,元朝丧失了第一次汉化的时机,但元朝以后所有的皇帝都是真金的直系后裔。
历史记载,由于真金自幼在汉儒的熏陶下成长,参与朝政以后重用汉臣,主张采行汉法,亲近儒生。而实际上,真金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,才亲近汉臣,如果真登基也就未必了,而汉臣们在无力与蒙古贵族和色目集团抗衡的情况下,大力扶植真金,寄希望于未来的明君。可惜的是,在长期的斗争中,仁德敦厚、年轻单纯的皇太子真金早逝。这只能说是遗憾了。
展开剩余81%元朝与历代封建王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他不禁后宫干政,所以元朝的太后干政十分突出,真金太子的长子梁王甘麻剌作为嫡长孙,自然是皇位最佳的继承人,甘麻剌年纪已经31岁,长期主政漠北,任军方主帅。各个方面都十分适合,尤其重要的是,忽必烈在真金太子死后,就把长孙召回,为长孙甘麻剌专门设置“内史府”,应该把这位孙子当接班人来培养。所以忽必烈皇后察必希望甘麻剌登基。但长子不得母后喜欢。
甘麻剌与三子铁穆耳皆由真金太子妃伯蓝也怯赤(又名阔阔真)所生,但问题是老三也想当皇帝,而且他得到了母亲的支持,因为真金太子妃阔阔真对长子并没多少感情,她更喜欢幼子铁穆耳。铁穆耳文才武略都不错,曾统军平定地方叛乱叛乱。公元1293年(忽必烈死的前一年),忽必烈赐铁穆耳“皇太子宝印”,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,忽必烈生前并没有刻意讲明要立哪个孙子为帝,但可以肯定是,忽必烈倾向于嫡长孙甘麻剌。要不然,长孙也不能一直于后宫抚育,所以,忽必烈皇后察必意见应该也是忽必烈的意见。
元朝皇位立储之如此周折和繁琐,确实与蒙古人立储制度的不完善有关,即便皇帝真有遗旨,也不足为凭,除非太子真有实力,要不然就会另则新君,正是由于制度的缺失,宗室部族和主要朝臣新君推立的过程中就尤显重要。此外,老皇帝的皇后的意见也是重要依据,忽必烈南必皇后,弘吉剌氏。忽必烈继后,南必颇有政治手腕,但她的政治能力来自忽必烈,忽必烈一死。皇后的政治能力就不行了。但显然南必没有预料到这一点。
忽必烈病危时,只有不忽木、伯颜与月鲁那颜三个人侍疾,亲眼看见忽必烈咽气。这样一来,南必皇后想在忽必死后摄政的可能性就不存在,因为她无法捏造忽必烈的临终遗旨。不忽木、伯颜与月鲁那颜也怕这个老娘们垂帘听政,于是去找阔阔真商议立储之事,实际上就是三个顾命大臣和准太后阔阔真的分赃协议。阔阔真召三人问及立储之事,御史大夫月鲁那颜理直气壮:“臣受顾命,太后但观臣等为之。臣若误国,即日伏诛。宗社大事,非宫中所当预知也。”话说得有理有据,阔阔真“然其言,遂定大策”。话可以这么说,但事不能这么办,于是一番密谋之下,决定立真金三子铁穆耳为帝。
这里仔细说说这位阔阔真,她所以能成为真金太子妃,还有一出类似传奇戏曲的故事。忽必烈壮年时代外出打猎,途中口渴,发现路旁有一个蒙古包,便与从人下马,进去讨马奶酒喝。帐房内,只有一妙曼女子在整理驼茸。见忽必烈等人入帐,这姑娘不慌不忙,不卑不亢,表示说:“我家有马奶酒,但我父母兄弟却不在家,我一女子不能擅自把东西给你们。”忽必烈听此说深觉有理,转身欲去。姑娘又道:“我一人在家,你们自来自去,好像不太妥当,不如稍等一会儿,我父母就回来。”果然,话音甫落,姑娘父母回家,看见贵人到来,马上端上马奶酒招待忽必烈一行人。豪饮狂吃一顿,一行人离开。忽必烈在马上叹道:“如果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媳妇,该多好呀!”日后,太子真金到了结婚年龄,不少贵臣荐女,忽必烈皆摇头不允。一位老臣当日与忽必烈打猎,知道皇上意中所属,私下一番“调查”后,上报说那姑娘仍未嫁人。“世祖(忽必烈)大喜,纳为太子妃。”这位姑娘,正是阔阔真。这个“故事”显然是瞎编,蒙古女子生性豪放,与陌生人讲话交流都属于正常现象。这不过是为了体现阔阔真天生的太子妃而已。
果然,阔阔真入宫以后,深得忽必烈夫妇欢心,很孝顺公公和和婆婆,有一次真金太子有病,忽必烈来太子宫探视儿子,见床上有用金丝密织的卧褥床具。忽必烈恼怒,斥责太子说:“我一直以为你本性俭素,怎能用这种奢侈之物!”太子真金惶恐之下不能自辩。还是儿媳妇会来事,阔阔真忙跪下,大包大揽:“平时太子从不敢用如此贵重之物。现在他病重,怕湿气侵体,才用上这种东西。阔阔真简直是胡说八道,如果儿子这么说,肯定挨骂。但儿媳妇这么说。老公公就接受了,也是看谁说,
忽必烈驾崩以后,正式昭告天下,蒙古诸王皆集上都,等新君登基,阔阔真又当着众大臣们的面,将传国玉玺亲自授与铁穆耳。公元1294年,至元三十一年四月十六日,29岁的铁穆耳正式登基,也就是元成宗。改元“大德”。追授其父真金为皇帝,为元裕宗,尊太母元妃为(阔阔真)皇太后。 定忽必烈庙号为世祖。但问题是,大哥甘麻剌就心甘情愿啊,不愿意也没办法,上有母后阔阔真,下有权臣拥护,弟弟铁穆耳已经当上皇帝,甘麻剌也只好顺从,八年以后,甘麻剌郁郁而终。甘麻剌虽然没当上皇帝,他的儿子也孙铁木儿登基称帝,也就是后来的元泰定帝。也算不错,死后被儿子追封为皇帝。
元成宗铁穆耳在位十三年,守成之君。在位的时候,干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出征八百媳妇国之元军损失惨重(不是有八百个媳妇)。还有就是为了笼络汉族士绅,加封孔子为“大成至圣文宣王。元成宗铁穆耳没有儿子,在其驾崩以后,经过一番博弈,由真金已经早死的二儿子答剌麻八剌儿子海山继位,也是就元武宗。这位早死答剌麻八剌很有意思,他很不受忽必烈待见,但他留下的两个儿子都当皇帝了,长子是元武宗,次子是元仁宗·爱育黎拔力八达,这以后有机会和大家说说。
我是清水空流,历史的守望者,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。
发布于:天津市